首页 » 会计专题 » 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,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分录

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,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分录

nihdff 2024-09-17 会计专题 61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发生坏账账务处理?

应收款坏账损失会计处理:

1.计提坏账准备:

借:信用减值损失

贷:坏账准备

2.核销坏账损失:

借:坏账准备

贷:应收账款

3.坏账转回:

借:应收账款

贷:坏账准备

借:银行存款

贷:应收账款

4.递延所得税处理:

年末计提时:

借:递延所得税资产

贷:所得税费用

递延所得税资产=计提坏账准备×所得税率

发生坏账时:

借:所得税费用

贷:递延所得税资产

递延所得税资产=发生坏账准备×所得税率

收回账款时:

借:递延所得税资产

贷:所得税费用

递延所得税资产=收回坏账准备×所得税率

发生坏账的账务处理,第一种直接转销法。

借记管理费用,贷记应收账款;

第二种备抵法。

季末计提时,借记管理费用-计提的坏账准备,贷记坏账准备;发生坏账时,借记坏账准备,贷记应收账款;季末按其差额补提时,借记管理费用,贷记坏账准备;发生的坏账可能收回时,借记应收账款,贷记坏账准备;收回时,借记银行存款,贷记应收账款;季末(年末)冲销坏账准备余额时,借记坏账准备,贷记应收账款。

坏账账务处理流程?

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分四步:

  1、计提坏账准备;

  2、确认坏账损失;

  3、收回已经转销的坏账;

  4、转回已经计提坏账准备;

  具体的就是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大于“坏账准备”科目的贷方余额,按差额提取坏账准备。

  企业提取坏账准备时,借记“资产减值损失”科目,贷记“坏账准备”科目。本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,按其差额提取。

  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,经批准作为坏账损失。

  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,如果以后又收回,按实际收回的金额,借记“应收账款”、“其他应收款”等科目。

1.期末计提或补提坏账准备时

借:信用减值损失——计提的坏账准备

贷:坏账准备

2.期末冲减多计提的坏账准备时

借:坏账准备

贷:信用减值损失——计提的坏账准备

3.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,转销坏账准备

借:坏账准备

贷:应收账款等

4.已确认并作为坏账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时

借:应收账款等

贷:坏账准备

借:银行存款

贷:应收账款等

计算公式:

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=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的坏账准备金额-(或+)“坏账准备”科目的贷方(或借方)余额

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=期末应收款项的期末余额×估计比例

坏账损失是属于什么科目?

坏帐损失是指企业无法收回部分的应收款项而发生的损失。在我国实际工作中,这部分损失,不得列入费用成本,而是作为营业外支出的财产损失处理。发生损失经上级主管部门和企业领导批准转销时,借 (或减)记利润帐户 (营业外支出项目) ,贷 (或减)记有关的应收款项帐户。 坏账损失是已经确认应收而又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所产生的损失。按照有关会计准则,具有以下特征之一的应收账项,应确认为坏账损失:    (1)因债务人单位撤销,依照企业法进行清算后,确实无法追回的应收账款;   (2)因债务人死亡,已经无遗产可供清偿,又无义务承担人,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。

坏账损失计算公式?

何为坏账: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。

何为坏账损失: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,称为坏账损失。

按照我国有关规定,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,确认为坏账:

①因债务人死亡,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;

②因债务人破产,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;

③债务人较长时期内(如超过3年)未履行偿债义务,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。

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,即年末余额百分比法、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.

一、应用年末余额百分比法时,坏账准备的计提(即坏账损失的估计)分首次计提和以后年度计提两种情况:

***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:

1.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:

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=期末应收账款余额×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

2.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:

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=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+(或-)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(或贷方余额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

本文链接地址:http://www.nord-music.com/show/28668.html

相关文章

每股净资产,每股净资产的计算公式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每股净资产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每股净资产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...

会计专题 2025-09-15 阅读8 评论0

本站非盈利性质,与其它任何公司或商标无任何形式关联或合作。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:83115484#qq.com,#换成@就是邮箱